清华大学教授、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的人生最佳坐标
这里是中国的西部。
这里是地广人稀的青海。青海湖烟波浩淼,天水一色。“哗啦啦”一群候鸟从天而降,落在湖西的鸟岛上。
李建保像一只候鸟,于2002年5月降落在青海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落脚点,是青海大学。
之前李建保已经“飞”得很高。他的主要身份是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型陶瓷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兼任国家863计划新领域主题专家组长。
卓越的社会活动能力也使他难以拒绝这些头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留学人员活动站主任和欧美同学会留日同学联谊会副会长等。
他还获得了这样一些奖励和称号: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国家青年科技基金、跨世纪人才基金、百千万人才计划支持、北京“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
称李建保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是理所当然。
因此,当青海省委组织部在实施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的“候鸟工程”中,向清华大学提出给青海大学物色校长人选的想法时,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李建保。
李建保第二天就同意了学校的推荐,并且顺利地通过了组织考察。这就是李建保的风格,爽快,利落,从不拖泥带水。特别是在面对重大抉择的时候。
像这样的情形,在李建保的人生经历中,还有两次也是令人难忘的。
“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在”
李建保是“苦孩子”出身。7岁时没了父亲,母亲一人拉扯4个孩子,拮据困窘可想而知。李建保几次辍学之后又几次复学,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老师的帮助。这种经历对他以后选择职业影响是很大的。
但混乱的“文革”没有给他教书育人的机会。高中毕业的李建保不得不回乡务农,同时兼学木工。因为他是惟一能看懂家具图纸的徒弟,很得师傅欢心。随着手艺的精进,如果不是发生了一件事,李建保很可能会成为江西南昌乡下享誉乡间的木匠师傅。
1977年的某一天,正在南昌一市民家里推刨挥斧的李建保,无意中听见主人说国家要恢复高考了。回到住处,李建保大声对师傅说:“我要去考大学!”
师傅很现实地劝他:“大学毕业后才56块钱,我给你60块还不行吗?”
经济利益没有打动李建保,他毫不犹豫地开始复习,两个月后成为长春地质学院的一名大学生。
这次抉择,给了李建保一个启示:年轻人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坐标提高到新的境界。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1988年,李建保又一次做出了惊人之举。
1982年10月,他考取了“文革”后第一批公费出国留学生,来到樱花盛开的东瀛日本,并在6年后成功地获得了博士学位。一家日本公司向李建保发出了高薪工作邀请,还有几家研究中心也有意争夺李建保这个人才。而1988年的中国,还处于万物复苏的阶段,和发达的邻居日本相比,还显得很寒酸。留在日本,是很多人当时的选择。
李建保的举动令人疑心他似乎从未考虑过去留问题。因为他在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二天就登上了回国的飞机,成为同批100多名留学生中的第一位归国者。从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到坐在清华大学的实验室中,李建保仅仅用了5天时间!
有记者就此事采访李建保。而李建保用一句“当祖国需要的时候,我在”,说明了一切。
不仅如此,他还把在日本时房东老太太赠给他的1000万日元全部转赠给清华大学,成立了挂川交流奖学金。
为了西部的人才培养
回国后的李建保面临中国加速发展时期,毋庸置疑受到重用。经过十几年的刻苦钻研,在材料学领域,李建保很快成长为领军人才之一。他发明了“晶须”增韧陶瓷材料,在机械加工、特种军工、航空航天及石油开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高。除了担任新型陶瓷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863计划新领域主题专家组长以外,他还组织一帮材料界青年人成立了全国的青年材料学会,被认为是各种专业性学术团体中最活跃的青年学术团体之一。
应该说,此时正值李建保的学术黄金时期。
更何况,他的孩子刚上初中,母亲年龄也大了,家庭的顶梁柱非他莫属。
这个时候到偏僻的青海当什么名不见经传的青海大学的校长,很多人不理解。李建保的解释是:为了西部的人才培养。在清华大学他工作的一个实验室,就有博士20多个,其中留学回国的博士就有15个;而当时青海全省只有8个博士!这是怎样的人才落差!
李建保说,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也一直在探索“国家究竟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在,他的想法是,国家需要能够为西部培养人才的人才。那当然应该是教育界的高层次人才。
同样,为了西部的人才培养,青海方面也下了很大决心,突破人才的归属限制、突破干部的级别限制,不拘一格,以柔性流动的方式,大胆引进了李建保这样一个高层次人才。
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给青海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条件。李建保可以一面在青海大学当校长,拥有干事业的平台,一面保留清华大学的大部分职务,因此获得了双重身份。他常常是北京、西宁两边跑,有人笑称他是中国绝无仅有坐着飞机上班的大学校长,这使得他更像一只候鸟。但很少有人知道,他从未让青海大学报销过一分钱的交通费。青海省发给在青工作留学回国博士的每年5万的省长津贴,他也分文未动地交给了青海大学。
累吗?当然。但是看看青海大学两年时间的巨变,李建保点着头说:值。
我是“青海人”
青海省委组织部对青海大学校长人选有3个基本条件,大概是:高素质人才、社会活动力强、身体健康。
高素质人才不用多说,要求社会活动力强是因为青海的闭塞,而特别把身体健康提出来让一般人有点费解。不要忘了,青海是在青藏高原啊。虽然海拔比不上西藏,但时间一长,心肺必然会受影响。在青海,有人对记者说,你坐在这里,看似和坐在北京没什么区别,实际你比平时多扛了20斤米。
李建保第一次踏上青海这块土地时的心情不得而知,但简陋得甚至不如北京一个长途客车站的飞机场肯定让他感到了震撼。差距就摆在眼前: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仅53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8%。青海大学作为全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建校40多年来的总投资才1个亿!而东部的一个大学,每年的经费都在数亿元以上。青海大学有各类在校学生14000多名,仅有900多名教师,师生比例达1∶15。更为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学校连硕士点和博士点都没有。
观念落后、设备陈旧、生源参差自不必说,教师队伍的素质最令李建保担忧。用本科毕业生教本科生,是当时青海大学的普遍情况。教师除了教学,基本不搞科研,大多数教师存在自暴自弃、缺乏信心的情绪,教师与外界交流极少。
李建保陷入了沉思。要把青海大学变成人才培养基地,首先必须让培养人才的人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建设,硬件可以去申请去争取,但没有软件的支持,没有人才来发挥这些硬件的作用,青海大学得不到实质意义上的改变。
在李建保40来平方米的宿舍阳台上,摆放着一把摇椅。李建保的思考有很多时候是在这里进行的。他每天回家的时间公认的是深夜12点以后,也有人说凌晨2、3点。回到家,他就喜欢坐在摇椅上,轻轻地摇晃着,思考一些白天来不及思考的问题。
李建保的心很快融入到青海的蓝天明月中。准确地说,他很快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青海人。他深入到各地州考察调研,买很多的参考书,和许多人交朋友。在调研中他甚至发现了一块陨石,确认后即可填补青海在这方面的空白。他研究青海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等,几乎变成了一个“青海通”。去年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时,他给别人递名片时总是这样介绍:“李建保,青海人”。
他开始着手制定青海大学发展规划。他提出要转变办学理念,以青海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为背景,以青海未来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学科、实验室、项目、人才队伍五个重点建设为主线,借助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的力量,积极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发挥国际交流的作用,建设实用性特色学科,培养本土高素质人才,服务青海地方经济发展。
在青海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明确科学的发展规划。
李建保于是更忙了。即使回北京,他也用很大的精力去跑部委、批项目、挖人才,回到青海,他则很少能闲下来。慢慢地,以前吃不惯的羊肉也不再反感了,高原反应也渐渐适应了。
变化中的青海大学
李建保担任青海大学校长时间不长,一股暖流就悄悄地涌向了青海大学。国家有关部委先后派人前来考察,清华大学对口支援加大力度,甚至海外的友人都组团过来帮助青海大学。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吴智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吴智深是李建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位朋友。应李建保之邀,他带着助手到了青海大学,呆了3天。回到日本,他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一个博士团,重回青海。他和博士团的成员通过调研,与青海大学的老师组成一对一伙伴,在很多研究项目上进行了有效的合作。迄今为止,这个名为“留日博士专家团”的组织已经先后4次到青海大学访问,并为青海大学争取到数名骨干教师赴日进修的机会,还引进了日本专家岛井先生帮助青海大学建立新型陶瓷材料实验室等等。
对吴智深,李建保一直心怀感激。
李建保要感激的人还有很多。他是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谁支持他干事业,他就特别感激人家。从某种层面上说,李建保这种干事业的劲头,也正是人家愿意帮助他的原因。
很多人纳闷,一个李建保,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到青海大学?
清华大学李义春博士,受李建保之邀成了青海大学校长助理,常驻北京,主要任务是招揽高层次人才。今年,青海大学历史上破天荒地和4名博士、12名硕士签了约。在李建保的努力下,原本要离开青海大学去外地当博士后的胡夏嵩博士留在了青海大学。李建保的激情、乐观、积极,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他个人性格上的魅力。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一句话,青海大学的人气突然旺起来了。教师们也感受到这股奋发之气,沮丧的情绪、闲散的作风慢慢消失。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刘树仁说,建保一来就干了几件漂亮事,老师们服气啊。
争取建设资金:完成6600万日元贷款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到日本政府5000万日元无偿援助;争取到国家财政部专项经费600万元、香港邵氏基金3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60万元资助;利用银行贷款,全面启动学校“四网”(水、电、网、路)改造;建立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开创青海民办大学先例等。
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选派59名教师和10名优秀学生到清华、浙大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3名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单科进修;选派8名优秀教师赴日本研修;选定10名优秀学生赴清华大学免试读研;启动校级学科带头人计划,已选拔22名学科带头人、13名访问学者和30名研究生指导教师;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补助金,安排主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等。
科学研究工作:2002年工科科研首次获得国家863项目2项,经费由过去每年不足20万达到300多万元,增加了10多倍;今年全校又申报科研课题83项,经费达8655.3万元;教师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完成两批重点课程建设任务,建立11门优秀课程;投入900万元,整合实验室;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开设3个硕士点;根据青海人才需求新设6个本科专业,改造两个专业;开设因材施教示范班;开办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等等。
这些数字,对于青海大学来说,两年以前都还只是天方夜谭啊!仅仅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如此之大、如此之多的突破,李校长当然有口皆碑。
青海大学变了,由内到外,焕然一新,已经不再是那个面对教育部高校教学评估一筹莫展的末流学校了。在青海大学人才培养规划上,清楚地印着:重点培养适应本省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青海大学成为支持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
李建保指着校园的一块空地: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人才公寓所在。高层次人才来青海大学,居住要一流。
他不说自己40多平方米的居屋。
其实那也是他自己选择的。他把学校原来准备给他的100多平方米的3居室让给了别人。
站在高原看多远,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李建保心中常常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说,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物质,超越了名利,向更远的地方望去,他看到了西部地区人才事业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明天。
为此,他愿意做一只候鸟,在人才的天空里翱翔。他人生的最佳坐标,就是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上接第一版)
李建保第一次踏上青海这块土地时的心情不得而知,但简陋得甚至不如北京一个长途客车站的飞机场肯定让他感到了震撼。差距就摆在眼前: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仅53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2.8%。青海大学作为全省惟一的综合性大学,建校40多年来的总投资才1个亿!而东部的一个大学,每年的经费都在数亿元以上。青海大学有各类在校学生14000多名,仅有900多名教师,师生比例达1∶15。更为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学校连硕士点和博士点都没有。
观念落后、设备陈旧、生源参差自不必说,教师队伍的素质最令李建保担忧。用本科毕业生教本科生,是当时青海大学的普遍情况。教师除了教学,基本不搞科研,大多数教师存在自暴自弃、缺乏信心的情绪,教师与外界交流极少。
李建保陷入了沉思。要把青海大学变成人才培养基地,首先必须让培养人才的人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建设,硬件可以去申请去争取,但没有软件的支持,没有人才来发挥这些硬件的作用,青海大学得不到实质意义上的改变。
在李建保40来平方米的宿舍阳台上,摆放着一把摇椅。李建保的思考有很多时候是在这里进行的。他每天回家的时间公认的是深夜12点以后,也有人说凌晨2、3点。回到家,他就喜欢坐在摇椅上,轻轻地摇晃着,思考一些白天来不及思考的问题。
李建保的心很快融入到青海的蓝天明月中。准确地说,他很快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青海人。他深入到各地州考察调研,买很多的参考书,和许多人交朋友。在调研中他甚至发现了一块陨石,确认后即可填补青海在这方面的空白。他研究青海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工业、农业、旅游业等等,几乎变成了一个“青海通”。去年在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两会时,他给别人递名片时总是这样介绍:“李建保,青海人”。
他开始着手制定青海大学发展规划。他提出要转变办学理念,以青海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为背景,以青海未来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课程、学科、实验室、项目、人才队伍五个重点建设为主线,借助清华大学对口支援的力量,积极推动学校的科研工作,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发挥国际交流的作用,建设实用性特色学科,培养本土高素质人才,服务青海地方经济发展。
在青海大学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明确科学的发展规划。
李建保于是更忙了。即使回北京,他也用很大的精力去跑部委、批项目、挖人才,回到青海,他则很少能闲下来。慢慢地,以前吃不惯的羊肉也不再反感了,高原反应也渐渐适应了。
变化中的青海大学
李建保担任青海大学校长时间不长,一股暖流就悄悄地涌向了青海大学。国家有关部委先后派人前来考察,清华大学对口支援加大力度,甚至海外的友人都组团过来帮助青海大学。日本茨城大学教授吴智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
吴智深是李建保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位朋友。应李建保之邀,他带着助手到了青海大学,呆了3天。回到日本,他以最快的速度组织了一个博士团,重回青海。他和博士团的成员通过调研,与青海大学的老师组成一对一伙伴,在很多研究项目上进行了有效的合作。迄今为止,这个名为“留日博士专家团”的组织已经先后4次到青海大学访问,并为青海大学争取到数名骨干教师赴日进修的机会,还引进了日本专家岛井先生帮助青海大学建立新型陶瓷材料实验室等等。
对吴智深,李建保一直心怀感激。
李建保要感激的人还有很多。他是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人,谁支持他干事业,他就特别感激人家。从某种层面上说,李建保这种干事业的劲头,也正是人家愿意帮助他的原因。
很多人纳闷,一个李建保,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人到青海大学?
清华大学李义春博士,受李建保之邀成了青海大学校长助理,常驻北京,主要任务是招揽高层次人才。今年,青海大学历史上破天荒地和4名博士、12名硕士签了约。在李建保的努力下,原本要离开青海大学去外地当博士后的胡夏嵩博士留在了青海大学。李建保的激情、乐观、积极,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他个人性格上的魅力。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一句话,青海大学的人气突然旺起来了。教师们也感受到这股奋发之气,沮丧的情绪、闲散的作风慢慢消失。
青海大学党委书记刘树仁说,建保一来就干了几件漂亮事,老师们服气啊。
争取建设资金:完成6600万日元贷款项目各项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到日本政府5000万日元无偿援助;争取到国家财政部专项经费600万元、香港邵氏基金300万元、宋庆龄基金会60万元资助;利用银行贷款,全面启动学校“四网”(水、电、网、路)改造;建立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开创青海民办大学先例等。
人才队伍建设:先后选派59名教师和10名优秀学生到清华、浙大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83名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单科进修;选派8名优秀教师赴日本研修;选定10名优秀学生赴清华大学免试读研;启动校级学科带头人计划,已选拔22名学科带头人、13名访问学者和30名研究生指导教师;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补助金,安排主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等。
科学研究工作:2002年工科科研首次获得国家863项目2项,经费由过去每年不足20万达到300多万元,增加了10多倍;今年全校又申报科研课题83项,经费达8655.3万元;教师科研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科和实验室建设:完成两批重点课程建设任务,建立11门优秀课程;投入900万元,整合实验室;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开设3个硕士点;根据青海人才需求新设6个本科专业,改造两个专业;开设因材施教示范班;开办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等等。
这些数字,对于青海大学来说,两年以前都还只是天方夜谭啊!仅仅两年时间,就实现了如此之大、如此之多的突破,李校长当然有口皆碑。
青海大学变了,由内到外,焕然一新,已经不再是那个面对教育部高校教学评估一筹莫展的末流学校了。在青海大学人才培养规划上,清楚地印着:重点培养适应本省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使青海大学成为支持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
李建保指着校园的一块空地:这就是我们未来的人才公寓所在。高层次人才来青海大学,居住要一流。
他不说自己40多平方米的居屋。
其实那也是他自己选择的。他把学校原来准备给他的100多平方米的3居室让给了别人。
站在高原看多远,这是一本书的名字,也是李建保心中常常向自己提出的问题。从某种角度说,他的目光已经超越了物质,超越了名利,向更远的地方望去,他看到了西部地区人才事业的希望,看到了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明天。
为此,他愿意做一只候鸟,在人才的天空里翱翔。他人生的最佳坐标,就是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的最佳结合点。(胡超玲)
下一条:
第四期全国人事厅局长培训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