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后择业”属下策 让高校就业率见见阳光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04-12-15 浏览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成为高校指导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然而对这一做法,不少用人单位并不买账,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多达90%的应届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11月10日《信息时报》报道指出,用人单位呼吁,高校不应该为提高自身就业率,就一味地把学生推向并不适合的企业。 

    从现实的情况看,“先就业后择业”的做法已属下策,高校出此下策,乃是出于提高高校自身就业率的考虑。如广州众多知名高校就业处的老师坦承的那样,一方面,学生就业率的高低是高校来年招生的“招牌菜”,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一张“名片”,另一方面,作为“门面”,高校大多给就业办下了硬任务。既然是招牌菜,则势必不能砸了;既然是硬任务,则势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让人没有选择的余地。在这种情形下,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先到企业挂个名,稍后再做别的选择”也就不奇怪了,出现注了水的就业率也就势所难免。 

    不可否认毕业生就业率对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作用,但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囚徒困境”的理论告诉我们,最符合个体理性的选择,却是集体非理性的。放在学生就业方面,尽可能地提高就业率是符合高校个体理性的,但对学生及用人单位却是一种伤害。就业率就是要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或一定区域的就业状况,但是当这种就业率因为高校急功近利而不再客观,其对一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而言,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就像必须用一种完善的监察及追究机制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官员为政绩的考虑而搞数字大跃进一样,我们不仅需要在高校办学中引入学生就业率指标,还应该引入对于就业率的审核与考察机制。我们不仅要让真实的就业率数字成为对高校办学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而且要让掺假的就业率数字为公众所知,同样成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参数。高校在国民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沉入急功近利以及非道德、非理性的窘境,其“教化作用”无疑同样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的就业率必须见见“阳光”,这也使得一种阳光的机制不可或缺。